• 34284阅读
  • 121回复

难忘青春岁月---上海知青在江西都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94
积分
34350
贡献值
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9-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2-11
很想楼主能在这里发一些当年知青时代的工作生活片断,也让我们一同纪念或怀念。
发帖
882
积分
16534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0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2-11
知青林
2007年3月18日,100多名在37年前赴江西九江的各地上海知青,为了积极响应江西九江知青们发出的植树造林的号召,为了不能忘记的岁月,为了重温当年大修水库大会战的激情场面,为了知青永远的情怀,为了传承知青的精神,他们有的还携带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从四面八方、风尘仆仆、千里迢迢,集结于坐落在庐山脚下的连绵起伏的几座山头上,挥锄洒汗,植树造林。漫山遍野红旗漫卷,鼓舞的歌声响切云宵,知青们喜笑颜开、忘情投入,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还像是当年热血方刚的青春岁月那样,挥起锄头和铁铲,挖的挖、铲的铲,按照植树穴位的要求,一个个方方正正的80x80x50的树穴很快就出现在脚下,一棵棵树苗被小心翼翼地栽种下去,知青们还忘不了当年种植树的经验,把树苗扶正后还要回表土,好为树苗增加肥料养分,最后还用脚把树苗四周的土踩塌实,以保证树苗的存活。很快地,连绵起伏的山头就都栽满了树苗。就是这样,知青们劳累着、辛苦着、欢乐着,他们就像回到了当年大修水库的大会战,为我们的“知青林”植树培土、洒汗挥锄、出钱出力。知青们不但种下了小树苗,更是种下了永恒的知青精神和知青情谊。
春风荡漾、春风温柔、春风送暖,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小树苗的脸颊,温暖着小树苗的身体,哺育着小树苗快快长大,快快成林。
发帖
882
积分
16534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0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2-15

沉甸甸的小纸条
每逢过年,我总会记起那七张沉甸甸的小纸条。
那是1973年的春节,我留在我们大队里的上海知青集体户看门。过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杀猪做米粑自不必说,老乡们好歹也分得几个现钱,都抓紧时间结队走10多里的山路到公社供销社买年货。买布、请裁缝是过年的一大内容,很值得一说。我们生产大队若非婚嫁,平日基本是不添置新衣的。过年也只有极少殷实户才将衣裤换得里外一新,普通人家只是添几件新罩衣而已,内中的衣服须得逐年更新的。稍不留神,乌黑油亮的破棉絮从簇新的袖管露出来,塞进去就是,绝无人笑话。裁缝是按天数算钱的,质量难免不大讲究,裤管一长一短是常见的风景。山里人纯朴却不乏机敏,他们不擅算布料,怕裁缝揩油,总是预先把布料称过,成衣后加上碎料再称一遍。化面积为重量,也算一大创新。不怪他们抠门,都是贫穷惹的祸。扯远了,打住。
看着乡亲们红红火火地迎接新年,自己却孤身一人,有点伤感。还好,我在大队当赤脚医生,平素与乡亲们关系不错,他们都很讲情义,先后来串门,并带来了腊肉、鸡蛋花生和米粑,家境不济的也送我一筐洗净的萝卜。大家日子都紧巴,我心中觉得阵阵暖意。
小年夜那天,集体户山脚下的小村庄里响起几声零星的噼啪声,那是淘气的娃仔偷了一两个小鞭炮放着提前过瘾。老表刘叔到集体户找我。他很穷,脾性又古怪,常梗着脖颈说话,很不招大队干部喜欢,人称他“横颈”。他说:“横颈也好,竖颈也好,横竖靠劳动吃饭。”跟我倒挺投缘的。他怪异地笑笑说:“你对我读书的连生的仔挺照应的(注;连生是我老庚)我没好东西送你,就送点布票给你吧。”说着拿出几长溜小纸条来。我一喜,布票是好东西,知青都嫌布票不够用呢。数一数,竟是他全家七口的布票。他怎么一寸布票也不用呢?再一细看,都是过期的1972年的布票。我惋惜地说:“那么多布票全浪费了,多可惜呀!”老表老刘苦笑道:“我也不想浪费,但我顾得一家七张嘴就顾不上一层皮啦。见你把邮票剪下来收藏,这布票就送给你收藏吧。可我们的穷日子几时才是头啊?”又做了个双手合十的滑稽姿势说,“唉,老天保佑,我哪年可以把布票用光?”我目送那身补丁叠补丁的黑破棉袄出门,又盯着那些废纸发呆,有些困惑,又有些同情。他这是什么意思呢?他难道不知过期的布票不像用过的邮票,分文不值的?我不图他的腊肉、鸡蛋,就是几株青菜也比它实惠呀。
转眼30几年过去,他说的“老天”早就保佑他了。这个“老天”就是好政策。现在回想起来,很明显老表刘叔把我看作一个有知识的挚友,向我表达了对贫穷的愤懑和对未来的企盼。这些布票如果保留至今,尽管换不了什么钞票,倒也算得一份见证历史的宝贵纪念品。可我当时光惦着吃穿,并没有理解这片心,返城时一忙乱布票就遗失了。可惜了。


发帖
10651
积分
3701
贡献值
-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2-16

呵呵,,那我还真没出世.对这个晓得少之又少啊!!

虽然我妈也下放到乡下去了,但没有听到很多有关的故事!!!

发帖
882
积分
16534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0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2-16
谢谢楼上的关注,是啊!我们希望我们的笫二故乡都昌昌盛。我记的我们下放的地方1978年以前是没有电的。现在不知有电了吗?当时公社的广播站播音是柴油机发的电。电很不稳定。我们大队里的上海知青集体户那是没电的。
发帖
882
积分
16534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0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2-16
经常挑灯夜读 蚊帐熏得乌黑

  1970年4月16日,我们第一批上海知青来到都昌插队落户。我们大队的上海知青集体户里的老表印象最深的是,每逢收工后,我们就立即捧起书本呆在集体户里看,常常是就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就会起来读英语,随后就参加劳动。
当年我们住在一起的知青们对学习有一股孜孜不倦的精神。“双抢”的时候,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要出工,晚上要等到七八点钟才能收工,但我们仍坚持每晚在蚊帐里学习几个小时。“在我们10几个知青中,蚊帐个个熏得黑黑的,有一次还差点烧着了。”
其实,我们是当年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中的普通一个。”自16岁从上海到江西者昌插队落户,我们有整整8年多时间一直呆在农村。回顾那段经历,知青生活加深了我们对农民的感情。同时,也使我们切身体会到,“修地球光靠热情是修不好的,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知识和文化。”

发帖
357
积分
2458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5-1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2-16

听一下年轮的主题曲<<拉着你的手>>吧

发帖
894
积分
34350
贡献值
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9-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2-21

看过了,不错,很感动,

发帖
882
积分
16534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0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03-08
今年过年我们原江西都昌上海知青集体户的老插们一块儿聚聚,我们上海知青集体户的的原知青户长,是正宗的上海老三届高中生.72年入党,曾任我们下乡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付书记.二次让出上大学的名额,是个积极向上的上海知青.在1979年上海知青大返城的前几个月顶了他父亲的职去了浙江一个小县市工作.聚会时老江对我说,今年他终于敖出头了,他说在5年前他工作了26年的水泥造船厂倒闭了,(实际上就是换个老板).他正好是55周岁,因为是集体单位不享受提前5年退休的政策.只能买断26年工龄拿了1.3多万元.后他就回到了上海,在自已父母家的小区附近的马路边摆菜摊.没有一分钱还自已缴纳养老金.就这样过着自已忙碌而平淡的日子.5年后的今天他要办退休了,去浙江一个小县城的社保部门办理退休时说,你要办理退休还要缴纳1.5万多元的医保.(按当地的规定医保要交到75周岁)老江就这样在5年中共缴纳了社保和医保3.5万多元,这样老江就办理了退休.老江说原本我是想把摆菜摊余下的钱买下父母的30平米的房子.这样只能再过几年买了.今天他拿到了退休工资是1500多元.看着老江双眼红红的,我真不知说啥好了.
昨天老江打电话兴奋地对我说,他已把户口迁移上海了,他说这次是真真回到了黄浦江边,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我说你还摆地摊吗?他说不摆了,我要支持我们上海办世博.
点评;假如我们的知青户长当年没有二次让出上大学的名额,假如他在1979年和我们一块大返城回上海,凭他当时的政治资历,当时返沪知青,上海统一分配工作时肯定比我们要好.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假如,假如.这世上没有假如.

发帖
104
积分
344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4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4-21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03-14
记得我读小学时都是上海知青当我的老师,一个姓唐,一个姓郑,还有一个姓陈。都是女老师。都过去三四十年了,值得怀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