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4阅读
  • 16回复

[小说]我屋里,老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9
积分
3463
贡献值
90
都币
100
在线时长: 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6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 本帖被 绝对马甲 执行加亮操作(2012-12-25) —
我屋里、老家

     离县城西北“一里巴路”,有一口呈中国版图状、面积约三、四十亩的池塘,据说以前属于一鲍姓人家,故叫鲍家塘,后因瘟疫,鲍姓无一幸免,而后徐氏庭满、庭盛两兄弟于三百年前从湖北黄岗迁移至此,迁徏繁衍至今成为已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而此村名就此塘而得名——“鲍家塘徐家”。
   由于此塘水肥面广、两头深潭,中间是“一偌大”草滩,极利鱼类活动和修养,故每年二三月份放进的夏花鱼苗到九、十月份不喂任何饲料,大的“胖头鱼”可长到八九斤重。
    还记得八十年代以前,村里常住五十多户人家.约有一半人家中备有“鱼筝”,每年的三节这一天这二十多部鱼筝就一字排开,在这口“偌大”的池塘里捕捞着节日的“下饭菜”,身强力壮的男人们用长长的木梯扎着“菱盆”,双脚站立盆中,一手抬着鱼筝,一手撑着竹竿,待到鱼儿汇集的地方,手起筝落,约十来分钟“嗨”的一声,只见筝网的四角一时飞出水面,筝里的鱼儿欢蹦乱跳,而岸上的“老银家、崽里的”则欢呼雀跃,只听见绰号“笑妹的”说:“九根毛捂得只好大的团鱼。”绰号“瘌痢头”指着东边角上说:“吃王筝里的胖头鱼起码有十多斤。”“看,团鱼头的菱盆翻了”“花子”在哈哈大笑,此起彼伏,以致九十多岁的“虾公老棍”在岸上笑得露出了两排牙银,口里唾液直流,如此场面真是“好戏的不得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覆盖,经济效益第一,故池塘几乎成了承包人的私有财产,而菱盆也就成了“高猪”时用泡猪盆,而那二十多部鱼筝也就成了稀有古董,更别提那全村人期待的壮观热闹的场景了。
   在池塘的东南角上是村里的祖坟山,其北上有一乱岗坟,据说此乃风水宝地,有一年涨大水,鲶鱼精游至峦脚,有野猪叼而食之,龙王畏惧至此大水再不淹没峦脚半步,而此两处坟山也因此得名,曰:“鲶鱼山,猪下峦”。此典故方圆八里上了年纪的‘老银家”不晓得的很少。
    池塘的西岸就住着我那几十户乡亲,远远看去,虽说村周围都是高楼别墅,好一派现代化景象,可中间一块仍然是那般的颓废和衰败,那般的格格不入,前不久的一天,我走进塘东紧靠塘边“棋盘屋”,但见满目苍凉,只见上面的横梁断了不少,瓦砾掉落满地,天井旁的狮撑不见踪影,而各个厢房之间的花板也不翼而飞,走着、看着,心情甚是失落,不敢想象生我养我二十年的故居竞败落到如此境地。
   想到此,天也快黑了,在临出村口时,见村里人正在修村里唯一的一条水泥路,我毫不迟疑掏出包中所有交给村里出纳:“不多,代表我一点点心意。”尽管平时香烟都舍不得买一包好一点的抽,然而此时的心情是抽再高档的香烟也无法比拟的舒畅和惬意。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久久不得入睡,想儿时的伙伴,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趣闻趣事。
   只记得儿时每年的除夕之夜,吃完年夜饭后,“棋盘屋”所住的十几户人家里的大人们将池塘边枯死的柳枝堆放在上厅中央,点起熊熊的火焰 ,男人们抽着互敬的大前门香烟,女人们端出她们精心制作的糕点,如:“ 糖糕得、酥糖、红薯片 、蚕豆、豌豆 、花生等等,互相品尝,彼此赞美,她们讲起了评话,唱起了荤调,总结着今年的成败,并算计着来年的收获,是的,她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仿佛就为了今夜的快乐而享受着——
     “ 虾公, 来一段《十更里 》,”“癞痢婆”笑着说。
      “好啊 ,你来一段《十八摸》”哈哈哈哈....... 。
    只见“虾公”手里拿着一把二胡,“格格溜溜 ”调起了音调,敝开一张掉光牙齿的嘴唇,嘻嘻哈哈地唱道:“一更里来乱纷纷,手拿电筒上姐门,来到姐门轻轻叩,叫声我姐快开门啊”......。

     接着八、九岁的“眯子”眯起一双小眼,摇头榥脑地高声喊起:“龙头进门笑嘻嘻。”旁人附和道:“好啊” “拿把剪刀剪龙须,好啊!剪了龙须生贵子,好啊!生了贵子穿朝衣,好啊!穿了朝衣骑白马,好啊!骑了白马做皇帝,好啊!皇帝皇帝蜡烛四对,好啊!保佑懒王明年堪只崽,好啊!
    “光头婆”在后面毫不示弱,也扯起喉咙:“正月里来百花开,风吹燕子过江来,蛤蟆跳到凳上座,蜜蜂采的花儿来,手在江边做,花在月里开。”
    三岁的“黑巴团”也奶声奶气的呢喃起:“月光光,水光光,照的姐姐洗衣裳,洗的白,晒得黄,打扮细佬上学堂,花对花,绿对绿,鄱阳湖里打哈啾,哈啾,哈啾!”
    就在这热闹非常,高潮不断的气氛中,不知不觉鸡叫头遍。男人们不约而同地起身,端起“还年盘”,里面满摆着煮熟的“神伏”猪头,“摇钱树”猪尾,“献鸡”公鸡,鲤鱼,鸡蛋,白酒以及纸、香、爆竹等,来到全村祖堂里,先后整齐地摆在“禾腹”[乡下脱谷用的四方木柜]上,待家家户户到齐后,上香,点纸,一时间喇叭齐鸣,爆竹喧天,如此喧啸一个多小时后,整个厅堂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引起所有人们咳嗽不断,而就在这此起彼复的咳嗽声中,大家才端起“还年盘”陆续回到各自家中,宣告今年除夕的结束。
    迷迷糊糊中,有人叱我“老村长,到阳台上看看”,但见自已站在十二层高楼的“鄱湖新村”办公大楼的阳台上,腑视着已更名为“鄱湖新村”的老家------
    村南是连片的瓜果蔬菜,村西是成群的牛羊鸡鸭,村北是高楼林立的村办工厂,而我脚下已成村里颇具特色的商业街,“猪下峦,鲶鱼山”已变成村里现代化的幼儿园、敬老院,围绕那口池圹是四季如春的休闲花园,塘的中央亭台楼阁,拱桥曲廊。村中央是一幢气势雄伟而又古色古香的祠堂,那真可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围绕祠堂的是全村的别墅群,整齐划一,设计前卫。但见游人或唱歌、跳舞,或摄影、钓鱼,好一派世外桃园般美丽风光!
    “懒虫,还不起来,今天礼拜,生意肯定忙”。
     什么“懒虫”、“生意”,想我堂堂“鄱湖新村”一村长,那还做什么鸟生意------
     啊!竟是南柯一梦!
     正所谓:莫言徐峰官瘾重,只奈乡情这般浓


[ 此帖被绝对马甲在2012-12-25 10:57重新编辑 ]
3条评分积分+500
杨柳细胞 积分 +100 再细读了一遍。欣赏了。 2013-01-10
雨中飞 积分 +200 一篇优美的乡土气息浓郁文章给人以美的阅读享受。。。 2012-12-25
绝对马甲 积分 +200 为讲老家故事的人喝彩。 2012-12-25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823
积分
76065
贡献值
37
都币
40
在线时长: 8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5
好一篇乡土气息浓郁的文章,令我倍感亲切!
赞赏!

发帖
13828
积分
9688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5
小时候,爬船塘的龙舟很有名
楼主写得很有意思,年俗节俗都是我曾经的记忆。

发帖
5613
积分
3387
贡献值
45
都币
10
在线时长: 16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7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5
为讲老家故事的人喝彩。

发帖
23260
积分
22014688
贡献值
272
都币
1008
在线时长: 7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03
我的老家
鸣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12-25
习俗和小名都差不多,缎真虾得好!

发帖
199
积分
3463
贡献值
90
都币
100
在线时长: 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6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2-25
回 梦里鄱湖 的帖子
梦里鄱湖:好一篇乡土气息浓郁的文章,令我倍感亲切!
赞赏! (2012-12-25 10:51) 

谢谢!真情实感罢了

发帖
199
积分
3463
贡献值
90
都币
100
在线时长: 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6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2-25
回 chinjingo 的帖子
chinjingo:小时候,爬船塘的龙舟很有名
楼主写得很有意思,年俗节俗都是我曾经的记忆。 (2012-12-25 11:12) 

扒船塘在我屋里西边两里路,谢谢!

发帖
13828
积分
9688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2-25
回 鄱湖新村村长 的帖子
鄱湖新村村长:扒船塘在我屋里西边两里路,谢谢! (2012-12-25 15:33) 

我晓得,我也是北山银

发帖
2126
积分
31565
贡献值
5
都币
5
在线时长: 10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26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12-25
我最喜欢象这样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章

发帖
13983
积分
1629129
贡献值
12
都币
136
在线时长: 408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5-30
我的老家
和合乡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2-25
一篇优美的乡土气息浓郁文章给人以美的阅读享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