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3阅读
  • 4回复

2000篇微型小说背后的五味人生 陈修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1
积分
167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8-20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5

2000篇微型小说背后的五味人生 陈修琪


2000篇微型小说背后的五味人生
陈修琪
   
                 文学浸润着他的梦想,却使他隐入了生命的迷茫 

 
    那—年,他十五岁,少年的眼里写满了诗意,立在春意盎然的田野上,望着满眼的绿色,一个强烈的愿望在渐渐清晰:做一个作家!
    黄昏时,陈永林常常拿着一本小说,走向学校后面的田野,拣一静处,把自己沉浸于精彩的情节。累了,便仰卧在草地上,看云悠悠地飘,望水轻轻地漾,对未来的遐想,也愈来愈美丽了。
    1988年春天,《九江日报》九江市作协等举办“柴桑杯”征文,他试着寄出一篇小说,他怕评委不看他的小说,便冒充老师。居然收到了样报和获奖证书,他眼前——下子绽开了一片美丽,似乎听到作家梦向他振翅飞来的声音。然而,由于偏科,他在中考中失利,当无情的分数告诉他与师范无缘时,他怅然若失,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校园……
    父母说:“重读一年吧。”他低下头去一言不发;哥哥姐姐劝他:“先把作家梦存起来,等考上大学再说。”他依然不发一言。
    夜深人静,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在灯光的朦胧里苦苦地营造他的文学梦。一年过去了,文学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辉煌,退稿信悄悄地侵蚀着他对文学的信念。父母更是不理解,对他说:‘‘别做那不着边际的梦了,去学点手艺,干点农活,过个实在的日子吧。”他无法接受父亲的安排。父亲便在一阵大骂之后,扯断了他房间里的电源;母亲也失去了先前的慈善,对他说“都18岁的人了,还要我养,你心里能安得下来?”
夜来了,父母也不叫他吃饭,他独自坐在沉寂的黑暗中,泪水无声地滑落……
更让陈永林感到难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他因不愿干田地活,母亲总骂他懒,他好吃懒做的恶名一下传开了。只要他一出门,村里人就对他前指后戳的。弄得他白天不敢出门,他只有关紧房门发了疯似的写小说。但收到的却是退稿,或者沓无音讯。村里人都对他热嘲冷讽,半夜想做皇帝。许多人也故意喊他作家。这弄得他白天不敢出门,只有晚上在田野里走走。那时村里时时丢猪丢鸡,村人又说陈永林的坏话啦,难怪白天见不到陈永林,原来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出来偷鸡摸狗。许多人对陈永林指桑骂槐。陈永林母亲不准他吃饭,陈永林一端饭碗,饭碗就母亲夺走了。
陈永林痛切地感到:人,先要学会生存,才能拥有自己的梦想,否则梦想的翅膀沉重得永远难以飞翔。

为生存而奔波的路上,心灵的天空写满了酸涩,而文学的光芒依然笼罩着他

    陈永林想用自己的双手证明:他能自我生存,而且比一般人生存得更好。那时甲鱼的价格相当好,他便和二哥结伴去钓甲鱼。然而,别人一钓一大串,他却常常空手而归。在六月的闷热里,满地都是明晃晃的阳光,而他却一片黯然。
    随后他种过药材,炸过油饼,办过打字店,都因为技术不行而遗憾地放弃了。他甚至卖过苦力,挑1000块砖上二三层的楼房才10元钱。为了多挣钱,他一次挑二三十块,颤颤地走在晃荡荡的脚手架上,汗水常把他的衣裤湿了一次又一次。几个月下来,他变得又黑又瘦。过重的体力劳动摧残着他的身体,他实在支撑不住了。老板爱怜地对他说:“你还是干点别的吧。”捏着老板给他的一叠汗水钱,一丝酸涩从心底涌起,他咬着牙,不让泪水掉下来。
    1991年,在姐夫的帮助下,他贩起了蔬菜。生意好时手忙脚乱,生意淡时意乱心烦,最要命的是苦苦忙了半个月,一算帐反而亏了,他心里犹如被谁割了一刀。  
    一回,他去波阳县贩甘蔗。开初讲好一船甘蔗面上底下一样粗一样长,并且一捆十根。哪知搬了一层上船后,下面的甘蔗又矮又瘦还没十根。陈永林不肯要。卖甘蔗的人立马翻了脸,对陈永林又打又踢。陈永林被打得一脸的血,一只牙齿也被打掉了。卖甘蔗的人说你如不买这船甘蔗让你家里人给你收尸。陈永林明知赔本也只有买了。他在鄱阳畔搭了个栅子守甘蔗。过年时正下大雪,湖滩上空无一人,喜庆的鞭炮声噼哩叭啦响个不停,陈永林心里却极其凄凉。想到辛苦做一年生意的钱全赔在这堆甘蔗上,他真想一头跳进鄱阳湖。但一想到小说,又找到活下来的支柱,他心里说我一定要靠小说来改变命运。
  生意渐渐地好起来,陈永林也有了一点积蓄,就萌发了办报的渴望。他邀请了几位文学朋友,每两个月出一张《鄱阳湖》文学报。约稿、付印、校对全是他一个人。白天要卖菜,他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
    夜里到家,劳累蚕食着他的意识,他真想倒头便睡,然而,他强制自己必须写点什么,漏一天没写,心里就空荡荡的,像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在寒冷的冬夜,因卖菜而生满冻疮的手冷得发抖,他放到被子里捂一捂又继续写……
    由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陈永林的作品渐渐地厚重起来,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级报刊上。
卖菜只是他暂时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的收获使陈永林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然而,路在哪里?

外面的世界没有他飞翔的天空,宰割梦想的打工生活使他无奈回返

    别人对外面世界种种精彩的描述使陈永林产生了美丽的遐想。1992年元宵刚过,一个天色阴晦的日子,陈永林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悄悄踏上了南下的班车。
    到了佛山,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那是属于别人的精彩,于他只是无奈和逃荒般的艰辛。奔波了四五天,依然工作无着,钱也所剩无几,住了几天一晚10元的旅社后,再也不敢住了。太阳落到高楼的后面去了,城市的灯光依次亮了起采,陈永林心里开始有些发慌,晚上到哪里去住呢?看见一家餐馆挂着招人的牌子,他犹如暗夜里突然见到一丝亮光,慢慢地走过去,问:“这里还要人么?”那小姐看了他一眼,突然笑了:“我这里只招女服务员。”陈永林猛然醒悟:自己竟然疏忽了牌子上的“女”字,脸上禁不住发烧:“我可以洗碗或者干其它什么。”那小姐翻了一个白眼,便不再理他。   
    夜渐渐地深了,寒意舔噬着他的肌体,饥饿抗议着他的肠胃,他一摸口袋,才五角钱,在家乡还可以买两个包子,可在这里能买什么呢?无望之中,目光落在了易拉罐上,他心里一亮:一毛一个,捡上一二十个,吃饭的问题不就解决了?陈永林运气较好,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就捡了20多个。当吃下两块面包,心里才有了一点温暖,他走到立交桥下,把随身带的几件衣服套在身上,靠着水泥柱坐下了。
    霓虹灯把城市的繁华渲染得令他惊诧不已,孤寂和无奈如雪花般飘落在他的心里。他突然想起他的小说,在小说里他安排别人的命运,而在现实里自己竟沦落到如此境地。他自我解嘲地苦笑一声。
    他正在做梦,—个很美的梦,突然天摇地晃起来,便醒了,—个警察站在他的身边叫他起来,到派出所去一趟。
    在办公室里,警察打开了他的包,翻出几本杂志和陈永林写的稿件:“你喜欢看书?”陈永林说:“那上面有我的小说。”当警察确信眼前的小伙子竟能写小说时,眼里掠过—丝惊奇:“你怎么睡在外面?”陈永林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目前的处境。警察久久地看着他,说:“今晚你就睡在这里,明天我托人给你找一份工作。”说完从口袋里拿出50元钱:“你先应应急吧。”泪水从陈永林的眼里涌了出来。   
    工作是找到了,生活并未因此而绽开微笑。流水线上的工作使他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整天木然的操作,一走神工作就出错,一出错就会遭到老板的责骂,而一天十几个小时更使他无暇看书写作。他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种浪费,文学的梦想会被打磨得伤痕累累,无奈之中他萌动了回返的念头。


    当兵的愿望在现实的天空里泡沫般破灭,当他彻底失望时,命运的隧道里突然透出一丝光   

 
    陈永林做梦都想穿上绿军装,他觉得军营生活对他的人生来说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1990年冬天,他带着一腔热情第一次验兵,开始比较顺利,可到最后一关来。父母吓坏了。肝功能检查时,发现有乙肝病毒而被涮了下来,他到县医院再作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他一下子懵住了:怎么会这样呢?别人开导他:现在当兵要靠关系,没有关系人家会找各种理由把你筛下来。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1991年再一次征兵时,他早早地做好了验兵的准备,体检是过关了,可政审没有过关,说他办的《鄱阳湖》报没有登记。他知道又有人找借口,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弱小。这种痛楚在心底化作了一种强烈的写作冲动,他要让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所有的美好和丑恶。
    1992年,他对当兵已没有兴趣,前两次他作为农村兵都走不了,现在自己已转了城市户口,想作为城市兵就更难了。可父母劝他:“试试看吧。”也许是他当兵的愿望还没死,最终还是怀着一线希望去了。当得知体检、政审都通过了,他的热情又蒸发了,几次验兵的波折使他知道定兵是最关健的时刻,不抓住这个时机,当兵的梦想只怕又会破灭。
    那是—个冬日的凌晨,天阴阴的,下着大雪。陈永林早早地起床,带着自己发表的一些作品,步行八里路,来到接兵官的住处。因为来得太早了,接兵官还没有起床,他只好在门外等。天奇冷,雪花不断钻进颈窝,他浑身禁不住哆嗦起来。接兵官打开门,见门前站着一个雪人,吃了一惊。陈永林忙说明来意,接兵官热情地把他让进屋,看过他的作品后,高兴地说:“你这个兵我要了!”
军营生活的丰富及生活环境的相对稳定,使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他己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大家》《人民日报》、《小说界》、《小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800余篇被《小说选刊》等转载与收入100种选集选本,获奖70余次,江西省作协与微型小说选刊社于1996年6月下旬专门为他召开了一次作品研讨会。已出了9本小小说集。还获得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目前,他是唯一的一个靠写小小说获得这奖项的人。刚出的小说集《我要是个女人多好》在新浪、搜弧、网易等三十几个网站贴出来。有的点击量已100多万。而且还被制成手机短信小说。

当生存再一次陷入困境,文学终于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

    1995冬天,陈永林带着一叠作品和一张驾驶执照,退伍回了家乡。
虽然陈永林在全国已有名气了,但在县城却找不到他的立足之地。为了谋生,他借钱买了一辆旧伏尔加跑出租。他起早摸黑,一心扑在车上,但生意还是不怎么好。更头痛的是车子系五六十年代的产品,车况相当糟糕,经常跑着跑着就不动了。
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放弃开车,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地写点东西。可是,他首先得解决生存问题。除了开车,他找不到更好的谋生方式,何况还欠着一屁股债。
就在陈永林焦灼不安的时候,更大的打击不期而至。一天,车子在行驶中,发动机突然冒烟,紧接着燃起了大火。他跳下车,脱下衣服扑打着火苗。火是熄灭了,可车子彻底报废了。望着瘫躺在路中的一堆废铁,陈永林欲哭无泪。
命运是如此不可思议地追杀着他,使他一下子又陷人了人生的困境。迷惘之中,他给省作协主席陈世旭写了一封信,叙说了目前的困境,并寄去了一部分自己的作品。
陈永林很快收到了回信:“微型小说选刊社正招聘编辑,如有兴趣,请来一试。”
陈永林随即来到了南昌。在微型小说选刊社办公室,主编郑允钦被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深深地感动了,看过他的作品后,说:“你留下来试试吧,凭着你不被困难所击倒的精神,相信你能干好。”
日子一下子明朗了,陈永林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领地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坐在办公室桌前,望着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他仿佛听到了梦想蓬勃生长的声音。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007
积分
69786
贡献值
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7-28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1-20
生存的艰辛

发帖
1626
积分
16949
贡献值
38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5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1-29
陈修琪现在在哪里工作?这些年文学上的收获如何?

发帖
1743
积分
59244
贡献值
24
都币
2
在线时长: 3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7-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1-31
一个很耳熟的名字,可惜未见过其人。
  
这样厚重的人生历程本就是一笔财富。
发帖
1338
积分
931
贡献值
49
都币
2
在线时长: 7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19
我的老家
徐埠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3-03-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