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3阅读
  • 4回复

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第3部)——第2章 袁晓雪的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10
积分
12312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第2章 袁晓雪的大学

       与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生长在农村的环境不同,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兄妹俩有着幸福的童年,他们自幼就在永昌一中旁边的焦子巷东侧、永昌一中教师家属大院的楼房里成长,这里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整座家属院里的这栋红砖楼房,一共有六层,是永昌一中在八十年代末筹资为学校的老师们建造的城市楼房,父亲和母亲这样的双职工,也分到了一套位于中间单元3楼的三室一厅的住房,面积有72平方米,整个楼里全都是永昌一中的老师们,氛围非常和睦。家属大院和永昌一中的大操场围墙就隔了这个名叫焦子巷的南北走向的小巷子,也就是袁建峰中考后的那个暑假,独自一个人来到永昌县城,逛完永昌一中之后,从这条小巷去往南山和鄱阳湖的那条焦子巷。
       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自己从小就在这座具有浓厚的读书氛围的教师家属大院长大,环境相当优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带着年幼的袁晓山和袁晓雪一家四口,经常踏着落日的余晖,漫步在南山大坝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向西看一看大坝远处的永昌码头上繁忙的轮船和永昌造船厂的水上生产车间,和大坝西侧脚下那一座座堆积如山的鄱阳湖黄沙堆场,再一路往南来到南山大坝的南头,在南山脚下逡巡徘徊,有时候也会穿过破旧的自来水公司大院,来到鄱阳湖边,看一看那湖中的印山,和隔湖相望的吴城松门山,父亲袁建峰经常跟袁晓山和袁晓雪兄妹讲,吴城松门山的南边,就是我们的省城南昌。
         父亲袁建峰甚至还跟母亲徐雪琴开玩笑说,如果当年他没有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而是去南昌的江西大学读书,那他应该会从永昌码头坐船,经过鄱阳湖往西,从赣江口到达南昌港,有可能会在南昌工作,到时候想办法把母亲徐雪琴也调到南昌工作,生活可能又是另外一副样子。母亲徐雪琴却笑着问,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难道就不可以在南昌工作吗?父亲袁建峰很平静地说,当年想都没有想过要去外地工作,因为母亲将要留在永昌,所以他也只想回到永昌一中来教书。有时候时间充裕,他们也会登上南山山顶上的爱乡亭里,瞭望那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再看一看那遥远的庐山和云气之间的长江。
         在秋冬之际,母亲徐雪琴也经常来到永昌码头这边来买鱼,这些渔民们每天下午快要落日的时候,都会靠岸,把当天刚刚从鄱阳湖里打的野生鄱阳湖鱼拿到永昌码头的岸边,摆在地摊上卖,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自己从小就经常吃到这种味道肥美的鄱阳湖湖鲜。母亲徐雪琴也经常带着他们俩去西街里吃着永昌当地特有的永昌米粑、清汤粉皮、铁锅煎粑和爆炒炒粉。有时候爷爷袁路生和奶奶谭小红也会坐车从新妙湖畔的西港袁村来到县城的家里,带一堆乡下的食物,他们在农村里买土猪肉腌制成的永昌腊肉、自家养的土鸡和鸡蛋、新妙湖里的鱼虾,以及新妙湖畔采摘的野生芦蒿等,这些美味后来成为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时常回忆的家乡味道,念念不忘。
         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都在永昌一中北面一公里之外的永昌实验小学里度过了他们五年幸福的小学时光,也在这里茁壮地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平时教育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也都秉承了爷爷袁路生那种忠诚宽厚的为人、从小就有大格局意识的思想,他们也常常讲述以前在新妙湖畔的故事,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人物、风景,还有那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他们再也不用像父亲和母亲一样,要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红泥巴路在新妙湖畔的新妙湖小学上学,可以优雅从容地穿过这繁华的永昌县城大街小巷,走着县城里的水泥道路去上学和放学。
         1998年夏天的特大洪水,让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第一见识到了洪涝灾害。那年的7月份,高考刚刚结束,波涛汹涌的洪水漫过永昌县城南边那高矗的南山大坝,灌进低洼的永昌县城西南城区一带,永昌一中南边的操场和家属大院全都泡在水里,连两米多高的围墙几乎都要漫过围墙压顶了,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每天都翻过学校临时搭建在围墙上、横在焦子巷上空的临时竹笆板栈道,在永昌一中操场东南侧那堵围墙压顶的临时平台处,坐着学校借用的接驳小船,划着水一路抵达学校操场上的主席台,才能去学校补课或出去买菜。而那个暑假,在7岁的袁晓雪记忆里,她只坐过两回那艘接驳的小船,后来由于学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禁止小孩乘坐,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家里面,背一背古诗,看一看童话故事,和哥哥袁晓山玩点小游戏,来打发那个无聊的夏天。
          哥哥袁晓山完全遗传了父亲袁建峰学霸的基因,在小学五年里,几乎都是全年级的前几名,很少有滑坡的情况——当然他父亲袁建峰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滑坡是一个意外。哥哥袁晓山小学毕业后,很顺利地考进永昌县城最好的初级中学永昌东湖初级中学——濒临永昌县城的鄱阳湖内湖——风景秀丽的东湖,从此哥哥袁晓山每天都自己骑着自行车,从沿湖路往返于相隔2公里的东湖中学和永昌一中的教师家属大院,风里来雨里去。父亲袁建峰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除第一次送他去学校之外,之后都让哥哥袁晓山自己上学放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偶尔哥哥袁晓山有些抱怨,父亲袁建峰都会给他讲起,父亲自己读初中时,曾经往返于新妙湖畔的西港袁村和徐湾河畔的徐湾初级中学,住在那幽暗的大通铺阁楼里。冬天漏着风雪,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夏天则闷热异常、蚊子遍地、臭气熏天;吃着干萝卜丝和腌菜、辣椒酱、豆腐乳这些毫无营养的干菜;晚上点着煤油灯上自习——这种学习环境一共坚持了三年。
       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在哥哥袁晓山读初一的那个暑假,带着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一家四口人,坐了一个多小时的中巴车,回到徐湾村,去看望外公外婆,在徐家湾住了一个多礼拜。那次是有两个原因,一是那个暑假,外公徐汉生开车时出了车祸,被撞断了左腿,在乡下的家里调养,需要母亲徐雪琴和大姨徐雪芳轮流去照顾一段时间;二是父亲袁建峰也想带着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自己,来到曾经的徐湾初级中学,这所爷爷袁路生曾经教过书、父亲袁建峰曾经在这里读过书的简陋农村初级中学,故地重游,让他们这一代感同身受曾经艰难困苦的环境。
         徐湾初级中学已经放暑假了,学校里没有什么人,父亲袁建峰依旧凭着记忆,在学校敞开的门卫室旁边,在一堆村民中间,发现了那个有些疯癫的门卫大爷徐苏久,这位徐苏久大爷看起来除了眉发皆白,精神还比较矍铄。村民们也陆续认出了父亲袁建峰,原来就是村里徐汉生大名鼎鼎的小女婿,徐雪琴的老公。父亲袁建峰热情地给他们每人递了一支烟,简单聊了起来,原来这位徐苏久大爷已经八十多了,无儿无女,这学校里的房子和大院,以前就是他们家的祖业,解放时被充公,变成了徐湾初级中学,政府看到他无依无靠,就让他一直在学校看着大门,也有照顾养老的意思。天生忠厚的父亲,在临了拿出一百元钱递到徐苏久大爷的手中,给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尊老的课。
         父亲袁建峰带着哥哥袁晓山和袁晓雪,走进了破旧的徐湾初级中学,在杂草丛生的土质篮球操场上、在破败的学校食堂里、在父亲袁建峰自己曾经住过的那个阴暗大阁楼上、那低矮联排的教室、长满野草的水井旁,父亲袁建峰都一一对着儿女耐心地讲解他自己曾经在这所学校里求学的故事,讲述以前他自己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学校现在仍然有那么多学生和父亲袁建峰以前一样,仍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读书求学。哥哥袁建峰和袁晓雪都无不为之震撼,这给他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激励着他们在县城那么好的学习环境下,要更加刻苦地读书学知识,乃至于后来兄妹俩都各自立下了: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眼前这种贫穷落后面貌的志向。袁晓雪后来承认,她就是十一岁的那一个暑假,父亲袁建峰在徐湾初级中学现场说法的教育,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要报效这片热土的种子。
         回到外婆家,已经是中午吃午饭的时间,外婆余翠兰和大姨徐雪芳已经做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大姨父李望山扶着外公徐汉生坐到桌子跟前,准备开始吃饭了。原来一直在永昌二中教书的李望山,从那次答应徐雪芳回西港袁村给爷爷袁路生报信之后,他就认识了大姨徐雪芳,后来经常坐大姨的中巴,再后来在母亲徐雪琴考上九江师专的第二年,大姨父李望山和大姨徐雪芳结婚了,现在表哥李晓峰已经是南昌大学大一的学生,暑假在学校勤工俭学,没有回来。
         性格爽直的大姨帮他们几个倒完酒,开着玩笑对外甥和外甥女说:“晓山、晓雪:当年你们的父亲袁建峰,第一次来我们家里吃饭时,和外公才喝了那么一点点啤酒,就醉倒了,所以喝酒要从娃娃抓起,晓山已经13岁了,今天也要喝一点酒,以后去追你未来的媳妇,没有酒量是不行的。”
         大姨徐雪芳给自己斟完一碗啤酒之后,也给外甥袁晓山斟了一碗啤酒。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同时笑起来,也没有再像在县城时那样管得那么严,默认了大姨徐雪芳的要求。哥哥袁晓山第一次在外公家喝了这一碗啤酒,也开始他后来精彩的人生之旅。
       袁晓雪不仅继承了母亲徐雪芳的美丽和善解人意,也继承了她的聪明和学习成绩,不像哥哥袁晓山那样,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学霸,虽然袁晓雪小学时的成绩也很好,在班上也经常是前几名,但是作为女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像男孩子那样一直顺风顺水。到初中以后,袁晓雪的成绩渐渐有些退步,母亲徐雪琴也感觉到了女儿这一点确实很像自己以前的那种情况。她和父亲袁建峰商量过,针对女儿袁晓雪的培养,没有继续强力高压,而是因势利导,对袁晓雪未来的定位,也不再像哥哥袁晓山作为学霸那样要求,而是尽量培养女儿袁晓雪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成绩稳定,逐步向上,尽自己的能力,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
         2003年9月,哥哥袁晓山依然是以东湖中学前三名的中考成绩,考入永昌一中重点班高一(1)班,和父亲袁建峰高中时代一样,始终保持着傲人的成绩,而且父亲袁建峰还把自己和母亲徐雪琴在高中恋爱的事情举例,尽早打预防针,让他不要再重蹈覆辙,在高中阶段一定要珍惜光阴,以学业为重,面对外面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只有考上一流的重点大学,才有光明的未来。
         2006年的8月,哥哥袁晓山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以永昌一中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延续了父亲袁建峰的传奇,成为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哥哥袁晓山从小就梦想走出永昌,走出鄱阳湖,去大上海实现自己以科技报效国家的梦想,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未来他将要把计算机专业学好,再读研究生,留在大上海,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也要完成父亲袁建峰当年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的遗憾。
         哥哥袁晓山的这一成就,也极大地激励了袁晓雪的学习目标。这一年高一期末考试,袁晓雪仍然只考到了全校三百名之外,在自己的班上也只有中游水平。作为教导主任的袁建峰注意到女儿袁晓雪的成绩一直不温不火,他也想了很多办法,将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和心得、教导他那些拔尖学生的一些办法,基本上都使用了一遍,但收效甚微。这时候父亲袁建峰意识到,袁晓雪确实和母亲徐雪琴的经历很相像,袁晓雪平时对钢琴音乐诗词书画这些东西就不感兴趣,而对生物、农作物这些东西有着不同寻常的兴趣。每次回到西港袁村老家,袁晓雪都喜欢跟着爷爷奶奶在西港袁村的田畈地里,植树施肥,种菜锄草,有时候对着村里满陇的水稻油菜能欣赏很长时间,甚至像她的小爷爷袁水生那样,喜欢在新妙湖畔的田沟里捕些鱼虾。
         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开玩笑说:“你小时候是不是很喜欢在地里刨东西?”
       “小时候经常干农活啊,你不也干吗?我们在永昌二中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哪个不都一样吗?个个都需要一边读书,一边干着学校自留田地里的农活。”母亲徐雪琴也回忆着永昌二中时的往事。
       “那时候我是走读生,不怎么吃我们班上自己种的菜,所以下地比较少,除非学校的自留地,必须下去时,我也是个半茬子,干活又慢又拖尾巴,看来我们晓雪天生就喜欢种地,多半是遗传了你身上的基因。”父亲袁建峰笑着说。
       “这个必须要因人而异,我们在永昌一中教书这么多年,许多学霸级的学生,确实具有过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多人学习很刻苦,可惜方式方法不对,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这也跟个人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有关。所以针对晓山和晓雪,我们不能抱有一模一样的期望。”母亲徐雪琴依稀想着自己在补习那一年的经历,虽然有父亲袁建峰持续的书信鼓励,但成绩依然难以提高,而袁晓雪也有相似的情况。
       “看样子我们的晓雪上辈子就是个种田的命,这高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也不要给她太多的压力,因势利导吧,你作为母亲,多关注一下她的想法,希望两年之后,她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父亲袁建峰不无惋惜地说。
       “感觉你们老袁家就有新妙湖畔的遗传基因,晓雪常常跟我讲,她从小就很喜欢你们西港袁村的环境,喜欢新妙湖畔的风景,喜欢我们的老永昌二中门口那一排老柳树,看样子她未来就喜欢这个方向,我们要因势利导,不要强行改变她的兴趣。”母亲徐雪琴微笑着安慰父亲。
       “也只好如此了,那次你在县一中补习,我到你家里,你母亲也在叹气说要看你自己的造化,我看现在这句话,要轮到我们的晓雪了。”父亲袁建峰有些自嘲地对母亲徐雪琴讲。
        “我现在不是也过得很好吗?我相信我们的女儿晓雪,未来一定会过得很好,所以不要太担心了,你这书呆子。”
        “......”
          尽管哥哥袁晓山在随后的两年里,经常写信给袁晓雪鼓励打气,在这种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没有过人的天赋,确实很难,袁晓雪也不例外。在2008年6月份那一次高考中,袁晓雪最终只考了508分,看到这个分数,全家人都在讨论填报志愿的问题。按照父亲袁建峰的意见,考了这个分数,他希望袁晓雪能继续补习一年,明年再考个好大学。母亲徐雪琴不可置否,她了解女儿袁晓雪,也承认补习的空间和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哥哥袁晓山已经在上海交大读了两年大学,他的思想和父亲母亲却有些不同,经历了两年大上海的熏陶,袁晓山看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同于之前没有离开永昌时那样,他认为好大学并不是必备的条件,个人的兴趣爱好、好的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些东西都确定好之后,就可以做自己的选择了。
          袁晓雪自己有些赞同哥哥袁晓山的观点,当然袁晓雪的主见,直到这个时候才逐步显示出来。其实她早就想好了,她的目标就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她自己从小就对广大农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特别是新妙湖畔的那山山水水,河沟纵横,她的梦想是要学好知识,回报那一片梦想中的热土。正犹如十一岁那年在徐湾初级中学里,暗自立下的志向那样,她也长时间暗恋着新妙湖畔的这一片热土——这一点和她的母亲徐雪琴暗恋父亲袁建峰时如出一辙。
         袁晓雪很大方地向全家人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她要报考江西农业大学这所曾经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总校,因为那里不仅仅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且爷爷袁路生也曾经给她讲过,在江西农业大学里,依旧有着那种勤奋、刻苦、奉献和改造大自然的勇敢精神。新妙湖畔,将会是她实现梦想的地方。
         父亲袁建峰这个时候意识到,他们这个家族,从爷爷袁路生开始,到父亲袁建峰自己,再到姑姑袁建英依然坚守在新妙湖高级中学,再到眼前袁晓雪的坚定选择,他们家三代人始终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和情感。他想起了新妙湖畔的老永昌二中,也想起了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他也知道他的母校,那个曾经的老永昌二中——新妙湖高级中学,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和终点,而女儿袁晓雪却有着另外一种坚持和抱负,或许四年之后,女儿袁晓雪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她能够让那日益萧条的新妙湖畔,重新展现出勃勃生机,重现往日的辉煌,甚至能够让那片萧条的土地涅槃重生......
         2022年12月11日醉解兰舟作于江苏无锡
      
      

       注:本小说以:“都昌在线”各老都昌二中校友的帖子,特别是老二中的余大才子“徐埠河晓风残月”的自传“我的伊甸园系列”等,以及游会雄老师等人的帖子为基础,本人进行了改编、吸收、加工和构思、联想,并结合了本人90年代在都昌一中读书时的部分场景,作为原型进行写作,拟两周左右写完,第三部小说篇幅预计三万字,愿多指教。
        本小说中的人物、地名、故事均系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3条评分积分+131
快乐生活罗 积分 +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2-12-11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2-12-11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2-12-11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3689
积分
1003938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1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12-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203
积分
22058
贡献值
2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12-1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10939
积分
204998
贡献值
990
都币
1
在线时长: 1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12-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3
积分
2637
贡献值
71
都币
0
在线时长: 78小时
注册时间: 2022-12-1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2-12-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