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5阅读
  • 7回复

姓氏文化的代表——宗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5681
积分
1018437
贡献值
1065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05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独特,且源远流长。宗祠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宗祠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

    宗祠,俗称家庙、祠堂。它是儒家礼制的产物,是崇孝敬祖的场所,是民间建筑的瑰宝。旧时祠堂又称“家庙”、“祠庙”。宗祠多建于家族聚居地中心位置,随着族丁的繁衍兴旺,大家族便分宗专门建起了宗祠或支祠。

    祠庙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承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为民众所重视。可以说,宗祠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经典。

    现在的宗祠,大多保留延用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有些宗祠虽建筑规模不一定大,但结构精巧端庄、古朴凝重,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基本保持明清建筑的基本特征。

    祠堂一般分为二大类:一是姓氏家族祠堂,即宗祠;二是历史名人祠堂,即历史名人纪念专祠。

    祠堂中大多有戏台、厢房,以供娱乐教化之用。正门外绘制门神。而历史名人堂是则官方或民间建立的纪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后人瞻仰、陈列名人有关生平、资料、著述和文物等。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宗祠是有血缘认同,和宗睦族;缅怀祖德,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激励子孙;奖优助学,排忧解难等等作用。

    如果说寻根敬祖是“继往”,那么激励子孙则是“开来”,也就可以说,宗祠即是继往开来的一处“心灵圣地”。

    众所周知,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作为人人皆有的姓氏,以血缘文化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并以不断的连续性,强大的凝聚力,对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姓氏为徽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共祖炎黄,百姓一家的观念和血浓于水,分裂不开的情感,也同时传载了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而传载这些精神的表现形式,诸如谱牒、格言、家规、家训 及家庙、宗庙、祠堂等,即是传承的重要有形载体,为世代留传下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堂,供奉的是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而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皿,四周墙上有绘画、浮雕,柱上有楹联,横梁上、壁上悬挂匾额内容或是歌颂祖先功德,或是宣传忠孝德善。

    当今,大众普遍对挖掘上述文化形式表现出深厚兴趣,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需要,这理所当然的应引起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重视。

鄱湖之都倾情奉献)
3条评分积分+18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7-08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7-05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7-05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761
积分
23716
贡献值
4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7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7-05
            

发帖
134697
积分
1005270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7-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8780
积分
23648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4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7-0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840
积分
3745
贡献值
5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6-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07-07
光宗耀祖是老百姓朴实的信仰

发帖
22066
积分
441026
贡献值
767
都币
12
在线时长: 59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7-0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645
积分
26588
贡献值
1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4-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7-14
很多农村百年历史祠堂,在那个时候被拆分了。现在又大兴建祠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